Book: Lolita
Author: Vladimir Nabokov
舌尖往上,抖动三次。
这是一本拖了一个月的书,六月的时候看了前一部分,落在了姥姥家,昨天才拿回来把后一部分看完。这篇著名的关于恋童癖的小说。其实没有什么情色描写,主要是非常顺畅的对心理细节的描述。前一部分你随着作者拨云见日,看见Lolita带着性感的天真蹦蹦跳跳,后一部分阴雨绵绵,你一直跌到深入山谷的一团黑云里,喘不过气来。
最后的时候,看到Lolita已经失去光彩的身体,我几乎要流泪了——若不是处在游泳之后的困倦的午夜。
老实说我现在脑子里一团乱:讨厌恋童癖么?厌恶。同情人物么?有点莫名的感动。其实结构是如此简单,把一个还算美好的女孩彻底毁掉,这是悲剧的基础。但只有序言中提到了Lolita和Humbert博士的死,正文中死去的却是Lolita的两个保护人,母亲,和把Lolita从Humbert身边救出来的剧作家。你听见两个人的绝望,Lolita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Humbert寻找梦想中的海滩,却发现了现实中海滩的肮脏——原来没有想象中柔和的光环。
我其实很庆幸我在那个年龄还没有听说过Lolita,我本就不喜欢年龄大我许多的男人,而我在那时候还被迫顶着一头丑陋的短发做数学(其实也没有,主要还是在玩,但那也是个压抑的游玩的气氛,好像耳朵聋了一样)。看完了这本书我也不会保留,总不能将来被孩子偶然间拿到,起码要过了敏感的年龄再买。再买也要买英文原版,唯一的担心是对那许多法语的句子看不明白,但译本未免太难读了一点,很多拗口的句子,明明是语言的羸弱,所以看起来并没有很快。但我其实很期待原文的句子,至少从后记中的文字看,是很舒服的。
好久没有看过这种纯粹的如花朵般的故事了,那么多细枝末节的描写,让人不觉越陷越深。纯粹的言语的质感,没有议论和故作聪明的哲学,没有教育意义,没有什么意义——暴雨后折断的花朵,已经弯下腰去。
我想没有人写的书评可以超过作者自己的后记,阖上书本进入梦乡,很多Lolita的画面挤到眼前,没有一张确定的脸,但是每个五官都清晰不已,仿佛很多特写镜头,喧笑着飞走了。睁开眼,仍然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只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人已经去了。
“I find it to be a delightful presence now that it quietly hangs about the house like a summer day which one knows to be bright behind the ha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