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 | Blogue

物什里的爱情

December 26, 2014

Book: 纯真博物馆
ISBN: 9787208089884

买书的时候总习惯一个作者多买几本,这本是我看的第四本帕慕克,也是手头的最后一本,曾经在书架上方积了几年灰,如今终于看完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之前两本略显絮叨的叙事让我对此人好感不佳。这本书却独树一帜,似乎比之前的书都厚,但废话却出奇的少,沉甸甸地堆满了让人脸红心跳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呢?小说从一个已订婚三十岁富家公子凯末尔遇到一个美丽的十八岁穷亲戚芙颂并开始一段肉体的关系开始讲起,充满爱怜地称那四十四天是男主角此生最幸福的时刻,只是当时并无概念。后来在凯末尔的订婚宴后,芙颂消失了,大约有两年的时间凯末尔的生活因此完全垮掉,他疏离了朋友退掉了亲事,走在伊斯坦布尔阴冷的大街小巷寻找芙颂的身影,每隔几日就抵不住思念去他和芙颂幽会的公寓去把玩芙颂触摸过的物件。终于芙颂又重新出现,但已经嫁给一个电影人,为了想成为电影明星又来攀富亲戚的关系,凯末尔开始给他们的电影投资,并时而狂喜时而痛苦地和芙颂一家断断续续吃了七八年的晚饭,靠不断从她家里偷来她用过的东西度日。后来芙颂离婚,两个人决定婚前去巴黎旅行,时隔近十年后一夜缠绵的清早,因为争吵,芙颂踩着油门将车子撞上了树,去世了。凯末尔买下了芙颂的家,倾其一生建立了纯真博物馆,来纪念芙颂,博物馆里有一面集满了他偷来的芙颂的4213个烟头的墙。

其实是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大量的心理细节描写可以让每一位读者都找到共鸣,就像帕慕克曾经在杂文集中提到的,阅读的乐趣之一,便是去看自己经历的情感通过一位作家的手恰到好处地细心地表达出来。故事是以凯末尔的角度叙说,于是你听他说着相遇时芙颂的阳光与纯真,订婚时芙颂的美丽与倔强,再见时芙颂的疏离与躲避,学驾驶时芙颂的任性与快乐,车祸前芙颂的愤怒与委屈。你也知道他心里经历的一切,等待芙颂时按捺不住的心中的紧张与喜悦;芙颂失踪时的绝望与癫狂,仿佛整个伊斯坦布尔都笼罩在幽幽的夜色下,那时而自欺欺人时而破罐破摔的失恋;去芙颂家吃晚饭时的尴尬与挣扎,每次迅速把芙颂用过的物品放进衣袋时的暗喜,时而发生的自己内心因为一些小暗示的赌气。性格的塑造是如此丰满,以至于再铁石心肠的人都能切身体会到他的辗转反侧,便也都会在看到车祸那一段时在心里深深的叹息。停下来的时候你会有短暂的迷惑,这书明明是从性爱中开始的,从中延续而来的爱情却单纯得毫无道理,主人公是那么的肯定和执着,一点一滴地描述着细致的回忆,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没来由的纯粹的爱情。

有人说这本书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洛丽塔》,或是《追忆似水流年》,都有点道理。它比Lolita要纯净,芙颂虽然在当人妻的那段时间并不快乐,但后来又恢复了那阳光的模样,而全篇交代的那些细碎的物件,便如时间上的一个个点,自发地扩散成回忆,让人站在任何一处,都能看到这充满幸福的故事。是的,凯末尔虽然自己过了大半辈子,但是交代在最后一章蹦出来的作者一定要告诉读者,他的一生很幸福,你看着这句超脱了占有欲的话潸然泪下。

照作者的意思,物件可以代替关于人的回忆,但也只有凯末尔那样失去了所爱的人,才能体会这其中的幸福,因为有物件守护的回忆好过于没有,所以他每晚在博物馆里在芙颂的东西间安然入睡。我小时候一直也对于攒东西坚信不疑,每个放进床头柜的破烂我都能想起个中有关的回忆,但随着生活的不定,慢慢的就会强迫自己放开这些执着,仿佛一个旁观者一样把没用的东西扔进垃圾桶,心中充满了完成任务那种匆忙慌张的感觉。听说帕慕克真的在伊斯坦布尔建了这样一个纯真博物馆,一座街角的三层小楼,拿着书的人也真的可以凭小说中提到的入场券进去参观,楼里也真的有一面陈列着烟头的墙,上面详细记录着小说中从芙颂家拿走烟头的日期,小说和现实就悬疑地交织在一起,仿佛那一场诗意的关于拥有与失去的爱情就在几十年前伊斯坦布尔的小巷中。

关于导致车祸的那场争吵,忠告世人,一是爱情中除了真心帮助女人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别无他法,任何阳奉阴违都会心知肚明并引来嫌隙;二是对于戴耳环的女人请一定要多多注意她的耳环,恐怕因为部位的特殊,耳环充满了爱情信物的象征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