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 | Travelogue

2015年6月16日

June 16, 2015

昨天早上去威尼斯附近的一个outlet购物了,这里没有什么中国人,牌子也多元化一些。逛outlet是很随缘的一件事,大多都是些断码的东西,能碰到件挺喜欢的又还有自己码数且还有新的的概率也不是很高,所以能碰上就是缘分。下午就是赶路了,从威尼斯赶到了米兰,路上还经过了雷雨区,高速上的车都一下子慢了下来。

今天我们把车停在地铁站的停车场,坐地铁进了米兰市中心,出地铁就是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少有的哥特式教堂,好久没看到哥特式教堂,再见觉得好寒碜。突然觉得走在哥特式教堂里就好像在昆虫体内,上面的pointed arch好像虫子的躯壳,周围的那些骨瘦嶙峋的支架好像虫子腿,越想越觉得像,赶忙出来了,总之哥特式教堂就是一种怪物的感觉。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城市的天际线往往是几个高耸的凹凸不平的高塔,要多突兀有多突兀,而主教堂若是文艺复兴式的,那城市的天际线就充满了优雅的圆拱,好看的多。

因为距离看最后的晚餐还有些时间,我们便来到了ambrosian图书馆,这里的画廊有我最喜欢的一幅卡拉瓦乔,一篮水果静物,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喜欢这幅的,因为并不是一篮完美的如百科全书般的水果,有烂掉一点的叶子和有虫洞的苹果,总觉得很真实,再加上浅黄色的背景,觉得挂在我屋里应该非常合适。这个图书馆画廊基本没有人,我就一个人在里面随便溜达,基本都是个人收藏,大多比较一般,稍微重要点的都摆在最后的大厅里,两边是两排达芬奇的设计手稿,包括拱顶啊隧道啊水泵啊等等,还有达芬奇学拉丁语时抄下的单词纸条,在大厅的尽头中央,便是卡拉瓦乔的这幅静物。首先,画廊把这样一幅绿色调的画摆在了玫红色背景的墙上,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布置的人是色盲么;其次,静物的背景并不是我以为的米黄色,而是一种深黄绿色,不知道是因为颜料氧化还是什么原因,也许本来就是如此吧,显得那一篮水果并没有那么突出,总之挺失望的,本来想买一张印刷品回去挂在卧室的,可是他们也没有印刷,反倒是达芬奇的草稿印了不少大张。

离开的时候下雨了,我们往西走走停停,雨大的时候就钻进路边敞开的大门里,竟然是一个小教堂,里面满满的文艺复兴式壁画,有两个工作人员在做修复,还挺有意思的。至于《最后的晚餐》,每一刻钟放二十个人,换好票等着就是了。很难说现在这幅壁画还能见到多少达芬奇的墨迹,因为他用了干画法,为了可以用更长的时间完成这幅画(所以说壁画还是得米开朗基罗来啊),导致这幅壁画本来就很难保存,从画好后没几年就开始出现损坏,后来人们还用厚重的颜料去错误地修补它,二战的时候又被炸,导致壁画风吹雨淋,九十年代才逐渐刮干净上面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原作也所剩无几了,无非是些非常模糊且颜色极浅的残片。如今那个食堂已经重建了,周围壁画也基本不剩什么,达芬奇本来的就着食堂建筑元素延伸出的空间感也找不到了,但和对面的壁画一比也还是深邃许多,所有人像守护魔戒一样守着这个壁画,屋子是恒温的,人数是限制的,不许照相,人离着壁画也很远,其实这么执着何必呢,后世的人能看到是缘分,看不到也无非是消失的众多名画中的一幅而已,倒不如让现在的人看个开心。

很快我们就离开米兰,向着阿尔卑斯上的方向进发,半路开始下雨,我们住在山脚下,山脉就在不远处,古今中外,山外观山景,总也离不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今天便是一片云雾缭绕,山脚下是静静的河水,颇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明天就要离开意大利了,这里汽油虽然贵一点,但是食品物价便宜,明天烧一烧panna水,看看碱是多是少,不过考虑到意大利的小麦是硬质的,米是硬质的,八成水也是硬的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