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 | Blogue

七夕放送 | How to find “the one”?

July 26, 2019
过两周就七夕了,写个关于爱情的小短文,散播一下我的爱(shù)情(xué)观。
记得曾经某个电视上,某嘉宾说世界上不存在“the one”这个概念,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遇上“the one”的概率几乎等于0。我觉得他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定义好“the one”,就讲什么概率。所以我来重新定义一下:“the one”是一个人这一生遇到的所有可能在一起的人(简称“适婚人士”)中最合适的一个。这样定义的话,“the one”就是确实存在的,这一生都走完以后也可以盖棺论定的。
所以问题就是,怎么才能在当下而不是在临死前就确定“the one”?
那么,作为一个数学系出身的律师,我来先科普一个概率里的著名问题:secretary problem,a.k.a. MARRIAGE PROBLEM(结婚问题,说到这份儿上了还不明白吗)。这个问题的基本设定如下:
  • 老板只能招一个秘书,已知总共有n个秘书来逐个面试,招或者不招的决定在每一个面试结束前就要给出,拒绝的秘书不能再叫回来。
  • 假设秘书的好坏是可以排序的,即存在一个最好的秘书,但面试时候的顺序是随机的。
  • 假设在面试过程中,老板可以收集到足够的判断秘书好坏的信息,但是无法判断未面试的秘书好坏。
问题是:取用何种策略才可以使选到最好的秘书的概率最大?
我知道读者不想看证明,那就直接说结论吧:对于前n/e(e为自然对数,差不多2.7)的面试者,面试后都直接拒绝;对于接下来的面试者,如果有一个人比前面面试的所有人都好,就接受这个人,面试结束;如果一直没有再出现优于前面所有人的面试者,就面试到最后一个人。按照这种策略,可以达到最大的选到最好秘书的概率,即1/e,约37%。那么我们来把这个问题应用到现实中的爱情里,首先会有几个基础问题,比如:

  • n未知,谁也不知道这一生总共会遇到多少适婚人士。那么我们假设会在18-40岁这段时间寻寻觅觅,每年遇到的适婚人士人数固定,当然这个假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调整,也可以10-70岁。
  • 排序不定,恐怕一个人很难拍胸脯说A就是比B合适结婚,而且这个评判标准还会一直变化。但因为这个假设是secretary problem的基础假设,我们只能就凑合假设人可以作出主观判断了。
  • 什么样的面试算可以得到充分信息以作出判断的面试,是相个亲,吃个饭,随便认识认识,还是要约会,谈恋爱?这些也是因人而异,只能每个人自己衡量,这里暂时设为“认识”就可以判断。

既然这些问题都有了合理假设,接下来套用结论就可以了:对于一个18-40岁期间会每年均匀认识适婚人士,且认识就可以判断出对方与自己匹配度的人来说,他最好26岁前认识的适婚人士都不要考虑,26岁之后认识的适婚人士里,如果出现比前面认识的所有适婚人士都合适自己的人,就选这个人,那么他有37%的概率选到他的“the one”。

那么,如果不会在18-40岁期间平均认识适婚人士的情况,比如年纪越大认识的越多或者年纪越大认识得越少;又或者如果并不是只选一个人而是有多个同类或者不同类空缺,这个问题仍然可以找出最优解的,因为不是很符合社会主义家庭和谐的价值观,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自己学习概率研究一下。

方法说得再清楚,概率也不会超过37%,所以找到“the one”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the one”或“the ones”,我去加班了。

You Might Also Like